新疆伊宁市74个社区建起“民生坊”带动3000余名少数民族群众家门口就业 

稿件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发布日期:2016-01-07 字体大小:【】【】【

11月10日,新疆伊宁市喀赞其街道唐努尔社区居民阿斯燕·尼加提,在“社区民生坊”里的一家企业找到了工作。“走路几分钟就到,每月能挣2000多元,我很满意。”阿斯燕·尼加提说。

“社区民生坊”,是伊宁市为了扶持少数民族群众就业,打造的集就业、培训、创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平台。截至目前,全市105个社区中,已有74个社区建有“民生坊”,带动3000余名少数民族群众就业。

“据统计,全市城镇未就业人员中,少数民族群众占95%以上。”伊宁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张小平告诉记者,“其中,有的人缺技能,找不到活;有的人想找工作,又不想离家太远;还有的人想创业,但没有场地,资金不足。”

2013年,伊宁市正式启动“社区民生坊”建设,把社区闲置办公场所改造成厂房,或者选址新建厂房,吸引创业者入驻,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就近就业。

为了使“社区民生坊”能够促进更多人就业,伊宁市注重引进劳动密集型创业项目,如民族手工艺品加工、服装箱包加工等。

“社区民生坊”运营后,伊宁市人社部门根据群众和企业的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和梯次(初、中、高级)培训,并组织受训群众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就业者技能水平上去了,工作效率高了,收入也跟着涨上去了。”张小平说。

所有创业者均可以免费入驻“社区民生坊”,享受伊宁市多个部门的联动服务。人社部门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和创业指导,工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手续,税务部门给予税收减免优惠……“社区民生坊”里的小微企业成长起来后,再进驻伊宁市中小企业工业园,扩大生产加工规模,为社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记者在唐努尔社区的“民生坊”看到,这里一共有6家小微企业,包括毛衣加工厂、床上用品加工厂、民族服装公司等。据喀赞其街道人社所所长海米沙介绍,这个“民生坊”解决了300多名居民的就业问题,6家企业的创业者均为少数民族,其中既有下岗失业人员,也有高校毕业生。

“我们将建更多‘社区民生坊’,争取全市每个社区至少有一个,并逐步向农村推广。”张小平告诉记者。

推荐】【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