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大学生就业呈现哪些新特点 

稿件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发布日期:2018-07-09 字体大小:【】【】【

日前,麦可思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7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6%,与2016届的91.8%基本持平。近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整体稳定。

从毕业生去向分布来看,2017届本科毕业生“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为73.2%,较2016届的74.0%下降了0.8个百分点,近8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持续下降;“受雇半职工作”的比例与2016届基本持平,“自主创业”的比例与2016届也基本持平,这两部分人群的比例近4年基本持稳。

慢就业趋势更加明显

未就业人群构成方面,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在准备读研和留学,而正在找工作的人群逐年减少,同时慢就业趋势明显。2017届本科毕业生准备升学的比例已超过正在找工作的比例,成为未就业人群的首要构成。

“针对这一情况,高校管理者需进一步关注学生的读研深造意愿,并完善考研、保研服务工作,指导学生合理规划与备考,从而提升考研的成功率。”麦可思职业规划咨询专家马妍说。

慢就业是指大学生毕业后既不马上就业也不继续深造,而是暂时选择游学、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创业考察等多种形式,慢慢规划自己今后职业发展方向的现象。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关博认为,慢就业现象的不断增多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高校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就业观念发生深刻变化,能够更多接受灵活就业、不充分就业方式。特别是随着新经济蓬勃发展,各类新就业形态不断涌现,也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式转变提供了更多选择。

二是国家创业扶持政策力度不断加强,为高校毕业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创业准备期,提供了更多支持。

三是就业岗位供给质量、层次与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也造成了一些高校毕业生毕业后不愿立即就业的现象。

关博建议,在慢就业阶段,部分高校毕业生所从事的新经济和新就业形态与传统劳动关系规范方式之间存在明显不适应。因此,要加快完善我国相关劳动法律法规,适应新经济下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增加的发展要求。

“要警惕一些高校毕业生因为长期找不到理想就业岗位,从慢就业变为‘懒就业’,甚至不就业。因此,要在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中注重发展智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创造更多适应高校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岗位。同时,引导高校毕业生合理确定就业预期,通过多种政策手段鼓励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小微企业、中西部地区就业。”关博告诉记者。

中西部就业比例上升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以及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毕业生在中西部地区就业的比例逐渐上升,中西部地区对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不断增强。

麦可思数据显示,本科毕业生在东部地区就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65.7%,下降到2017届的56.7%,同时在西部、中部地区就业的比例,分别从2013届的18.2%、14.2%,上升到2017届的21.5%、17.5%。

综合就业城市类型来看,中西部地区的地级及以下城市,对毕业生的吸纳程度上升较为明显,毕业生就业于中西部地级及以下城市的比例大幅上升,从2013届的21.0%,上升到了2017届的30.5%。

行业需求是促使毕业生流动的重要拉力。据麦可思研究院总裁王伯庆介绍,从本科毕业生在不同地区就业的行业变化差异来看,在东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中,以往就业量较大的建筑业、电子电气仪器设备及电脑制造业对毕业生的吸纳能力均有所减弱,毕业生就业比例有所下降。与此同时,在中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中,就业于教育业、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的比例均较高且呈上升趋势;在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中,就业于教育业、建筑业、政府及公共管理的比例均较高且呈上升趋势。此外,在上述行业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主要集中在相应地区的地级及以下城市。

“可见,随着中西部地区发展活力的逐渐释放,毕业生的就业下沉到中西部,下沉到二、三线城市。这将持续推动中国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王伯庆总结道。

人工智能创造更多机遇

人工智能是否会导致一些岗位消失,是近年来业界争议的话题。麦可思数据显示,随着人工智能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毕业生的就业与发展迎来了更多新的机遇和选择。

“首先,作为承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主要领域,‘媒体、信息及通信产业’对本科毕业生的吸纳程度整体呈上升趋势,毕业生薪资优势明显且职业发展空间不断扩大。”王伯庆说。

具体来看,就业数量方面,毕业生在这类行业就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8.7%上升到2017届的10.3%;薪资方面,在这类行业就业的毕业生,短期、中期月收入在各行业中均处于领跑地位;职业发展方面,在这类行业就业的毕业生3年内获得职业晋升的比例逐届上升,从2012届的57%上升到2014届的61%。

山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杨晖认为,随着智能技术在制造、金融、零售等领域的深入应用,毕业生在部分传统行业拥有了更多新的岗位选择。从本科毕业生就业数量较大的行业来看,在制造业、金融业以及零售商业就业的人群,从事“互联网开发及应用”与“计算机与数据处理”类职业的比例均呈上升趋势。可见,智能制造、新金融、新零售的发展拓宽了毕业生在相关行业的就业空间。

“随着产业智能化升级的推进,各行业中与信息、智能相关岗位对毕业生的需求可能进一步扩大。”杨晖说。

此外,随着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人工智能领域也将逐渐成为高校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的热点之一。

数据显示,以人工智能为重要分支之一的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数量与质量均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就业率从2013届的92.8%上升到2017届95.2%,在各专业类中位列前五名;月收入从2013届的4107元上升到2017届的6056元,在各专业类中领跑。

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专业,是2015-2018年连续4年的本科生就业“绿牌专业”,信息安全专业是2017、2018年连续两年的“绿牌专业”,另外2018年还新增了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高校管理者可以此为参考,更好地改进和完善相关专业的建设。”王伯庆说。(李小彤)

推荐】【打印】【关闭